投資型保單因應亂世 牢記兩心法勝率大增
保險也能理財 > 諮詢顧問投資型保單2021年大賣5,775億元,2022年卻因資本市場波動影響買氣。壽險業者表示,此商品特點是「以時間換取資產增值空間」,並可依不同族群、幣別,進行中長期的投資規劃,以短線方式操作,...
有關保險疑難雜症,問問顧問》
以往我們買壽險保單多是為未知的未來預做準備、一種「未雨綢繆」的概念,一旦我們因為疾病或是意外不幸身故時,有一筆保險金留給家人使用……;不過,時移世易,今天有愈來愈多民眾買保險想要在自己還活著時,將保險金領出來花用,像是有些壽險保單有附加生前需求保險金給付條款,將原本約定被保險人往生後,由保險公司給付的人壽保險金,提前於生前給付。
附加「生前需求給付」 被保險人生前享用死亡理賠
值得注意的是,這項彈性運用保險金附加條款的重點是,享用給付的並非受益人、而是被保險人,當被保險人罹患重症時,因為提前領到一次給付的壽險保險金,經濟頓時寬裕不少,除了可以享有較好的醫療品質外,也能無後顧之憂地進行療養。針對此一趨勢,不難看出有愈來愈多民眾買保險想要活著時領出來花用,不想留給家人或是子女。
根據保發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今(110)年上半年國人保險總給付金額共計新台幣9,634億元,其中光是保單解約金就高達4,277億元、占比44.39%,創下史上同期新高紀錄,另外訴求「年年還本、月月領」的生存還本金1,445億元,大幅超越去(109)年同期約有2成左右,如果依此進度繼續累計,雙雙可望再衝新高。
據了解,提出解約的保單大多為一般傳統型壽險或是利變型壽險,以利變型終身壽險為例,其訴求繳費6年期滿就保證「保本保息」,因此許多保戶不等保單到期就提早解約出場。另一方面,近來很受民眾青睞的還本險,除了基本的身故保障外,尤其主打年年給付、每年定期給予生存還本金,光是今年上半年給付就高達1,445億元,這幾年給付增速相當驚人。
一般來說,壽險保單給付除了前述的解約金和生存還本金外,還有滿期金及死亡給付等,其中不論滿期金、解約金或是生存還本金,被保險人生前就能領取,據保發中心統計,今年上半年依此3大給付項目,保險公司已給付保戶高達7,694億元,占所有給付總額將近8成,顯見絕大多數民眾買保險想要活著時領出來花用,不想留給家人或是子女。
@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社 2018-02-08
@小花平台 2017-02-18
@小花平台 2017-08-09
@小花平台 2017-03-24
@小花平台 2017-02-08
@小花平台 2018-04-25
@小花平台 2017-03-01
@小花平台 2017-02-21
@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社 2018-08-06
@小花平台 2017-05-17